全面解析Vue3 Reactive家族和Ref家族API

更新日期: 2021-10-08阅读: 1.6k标签: Vue3

前言

你是不是习惯了vue2的赋值即响应式?Vue2还有个Vue.observable但你从没用过?结果Vue3像跳跳糖一样跳出来这么多的响应式api,你有没有懵逼的感觉?

不慌,挨个学。由于官方文档写的晦涩难懂,所以我写下这篇。原创:简书microkof。

首先说明,全文提到的“基本数据”是指“数据类型为基本数据类型的数据”,“原始数据”是指被转变为响应式数据之前的纯对象或基本数据。

reactive

Vue 3的根基。返回对象的响应式副本,响应式转换是“深层”的——它影响所有嵌套property。返回Proxy对象,等于原始对象。建议只操作Proxy对象,不要操作原始对象。

官方建议,对来自于服务器的数据或者注定要响应式的数据执行reactive之前,最好不要用临时变量储存原始数据,因为没有意义,而且两个变量容易让初学者引起误操作。

<template>
  <button @click="r.a++">count is: {{ r.a }}</button>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reactive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let r = reactive({ a: 1 });
    return {
      r,
    };
  },
};
</script>

ref

ref说白了就是reactive({value: 原始数据})。下方代码如果打印r对象,会得到RefImpl(ref)对象,它有一个value属性指向基础类型值30。

<template>
  <button @click="r++">count is: {{ r }}</button>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ref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let r = ref(30);
    return {
      r,
    };
  },
};
</script>

为什么似乎Proxy已经解决所有问题,还要有ref API呢?

因为ES的Proxy API是为引用数据类型服务的,它无法为基本数据类型提供代理。如果强行代理,Vue会有提示:value cannot be made reactive: 30。

那么为什么Vue2的defineproperty并没有区分基本数据类型和引用数据类型呢?

因为defineproperty就是Object的静态方法,它只是为对象服务的,甚至无法对数组服务,因此Vue 2弄了一个data根对象来存放基本数据类型,这样无论什么类型,都是根对象的property,所以也就能代理基本数据类型。而Proxy能对所有引用类型代理,Vue 3也不再用data根对象,而是一个个的变量,所以带来了新问题,如何代理基本数据类型呢?并没有原生办法,只能构建一个{value: Proxy Object}结构的对象,这样Proxy也就能代理了。

问题来了,同样是响应式结构,ref跟reactive的区别是什么?

ref与reactive的区别

对比 ref reactive
返回数据类型 RefImpl对象(也叫ref对象) Proxy对象
传入基本类型返回 {value: 基本类型} 禁止这么做
传入引用类型返回 {value: Proxy对象} Proxy对象

两者分别适用场合:

  1. ref可以为基本类型添加响应式,也可以为引用类型添加响应式,reactive只能为引用类型添加响应式。

  2. 对于引用类型,什么时候用ref,什么时候用reactive?简单说,如果你只打算修改引用类型的一个属性,那么推荐用reactive,如果你打算变量重赋值,那么一定要用ref。具体见下文。

使用组合式API的话,请一定了解“重赋值自身”和“重赋值自身属性”的区别

这一点非常重要。先看配置项式API中重赋值Proxy的范例,跟Vue 2没有区别,页面会渲染出[ { "name": "赵六", "age": 21 } ]字符:

<template>
  <div>
    {{ jsonData }}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jsonData: [
        {
          name: "牛二",
          age: 13,
        },
      ],
    };
  },
  created() {
    this.jsonData = [
      {
        name: "王五",
        age: 19,
      },
    ];
  },
  mounted() {
    this.jsonData = [
      {
        name: "赵六",
        age: 21,
      },
    ];
  },
};
</script>

而使用组合式API,你会发现,reactive后的Proxy在onMounted中重赋值无法触发渲染,最终页面显示[ { "name": "王五", "age": 19 } ]而不是赵六:

<template>
  <div>
    {{ jsonData }}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onMounted, reactive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let jsonData = reactive([
      {
        name: "牛二",
        age: 13,
      },
    ]);
    jsonData = reactive([
      {
        name: "王五",
        age: 19,
      },
    ]);
    onMounted(() => {
      jsonData = reactive([
        {
          name: "赵六",
          age: 100,
        },
      ]);
    });
    return {
      jsonData,
    };
  },
};
</script>

原因在于jsonData尽管是响应式的,但是响应式的是它的属性,而不是它自身,重赋值它自身跟重赋值它的属性是两码事。所以,想在组合式API中让数据具备响应式,必须用ref,因为ref又对Proxy包装了一层,修改ref其实是修改它的value,它的value一定是响应式的,因此视图就正常更新了。

再多说一点,如果数据是服务器返回的LIST数据,而且只显示、不变更,那么最好是使用shallowRef来包装数据,可以节能。如果会有变更,那么应该用ref。

下例中采用了Ref语法糖。页面会显示Michael的信息:

<template>
  <div>
    {{ jsonData }}
    <ul>
      <li v-for="item in jsonData" :key="item.name">
        {{ item.name }} - {{ item.age }}
      </li>
    </ul>
  </div>
</template>

<script setup>
import { onMounted, ref } from "vue";
ref: jsonData = [
  {
    name: "Jim",
    age: 13,
  },
];
jsonData = [
  {
    name: "Tom",
    age: 19,
  },
];
onMounted(() => {
  jsonData = [
    {
      name: "Michael",
      age: 100,
    },
  ];
});
</script>

现在好像ref把引用数据类型也管起来了,到底啥时候才适合用reactive呢?很简单啊,如果你确信你只可能去改引用类型数据的属性,那么一定要用reactive,如果还有可能要整体重赋值,那还得用ref。所以说:需要在组合式API里给变量重赋值的话,无论什么数据类型都必须用ref,不可以用reactive。

到此,我们清楚了ref与reactive都必须存在的理由,接着说,reactive有一套兄弟API,ref也有一套,它们都是干什么用的?先看reactive的:

reactive与shallowReactive的区别

打印的话,乍一看没有区别,但是,shallow的中文意义是“浅层的”,shallowReactive不代理深层property,只会指向原始对象的深层property。

注意,给shallowReactive传入Proxy是没有意义的,即便这么做,直接返回该Proxy。

shallowReactive的用途是:如果一个对象的深层不可能变化,那么就没必要深层响应,这时候用shallowReactive可以节省系统开销。

下例中,按下第2个button不会有反应,只有又去按下第1个button之后,视图刷新,第二个button才有反应。

<template>
<div>
  <button @click="r.b.c++">count is: {{ r.b.c }}</button>
  <button @click="s.b.c++">count is: {{ s.b.c }}</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reactive, shallowReactive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let r = reactive({a: 1, b: {c: 2}});
    console.log(r);
    let s = shallowReactive({a: 1, b: {c: 2}});
    console.log(s);
    return {
      r,s
    };
  },
};
</script>

reactive与readonly的区别

reactive一般只接受ES普通的引用数据类型,尽管它也可以接受Proxy对象,但是没有意义、没有必要,但readonly可以接受Proxy对象,而且有实际意义,它可以获取纯对象或者Proxy或者RefImpl,返回原始代理的只读代理。说白了它做2步操作,先reactive,然后另生成一个只读Proxy。

readonly的只读是深层的只读:访问的任何嵌套property也是只读的。

readonly存在的意义有2个,一个是保护数据不被修改,另一个是提升性能。

下例中,第2个button点击不会有反应。

<template>
<div>
  <button @click="r.b.c++">count is: {{ r.b.c }}</button>
  <button @click="s.b.c++">count is: {{ s.b.c }}</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reactive, readonly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let r = reactive({a: 1, b: {c: 2}});
    console.log(r);
    let s = readonly({a: 1, b: {c: 2}});
    console.log(s);
    return {
      r,s
    };
  },
};
</script>

readonly与shallowReadonly的区别

就像reactive与shallowReactive的一样,shallowReadonly只会给对象的第一层property设置只读,不去管深层property,因此深层property并没有被代理,只会指向原始对象。

下例中:

按下button1会有报错提示:Set operation on key "c" failed: target is readonly.,因为r是深层只读的。

按下button2没有任何反应,因为shallowReadonly的深层是指向原始值的,修改原始对象不会反映到视图上。

按下button3也会有报错提示:Set operation on key "a" failed: target is readonly.,因为shallowReadonly是浅层只读的,a恰好是浅层property。

<template>
<div>
  <button @click="r.b.c++">count is: {{ r.b.c }}</button>
  <button @click="s.b.c++">count is: {{ s.b.c }}</button>
  <button @click="s.a++">count is: {{ s.a }}</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readonly, shallowReadonly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let r = readonly({a: 1, b: {c: 2}});
    console.log(r);
    let s = shallowReadonly({a: 1, b: {c: 2}});
    console.log(s);
    return {
      r,s
    };
  },
};
</script>

shallowReactive与shallowReadonly的区别

首先说,两者对深层property的态度是一致的,即“不去代理”,深层property都是指向原始对象的深层property,都允许直接修改原始对象的深层property,区别在于对待浅层property方面。

shallowReactive允许修改浅层property,shallowReadonly不允许,Vue3会阻止并给出报错。

isReactive、isReadonly、isProxy的区别

  • isReactive:Proxy是否是由reactive创建,是则返回true
  • isReadonly:Proxy由readonly创建则返回true
  • isProxy:上面两个满足任意一条,就返回true

上例中,如果加入这3条打印会得到什么?

console.log(isReadonly(s)); // true
console.log(isReadonly(s.a)); // false,因为s.a得到的是a的值,而不是a自身,a的值当然不是响应式的
console.log(isReadonly(s.b)); // false,道理同上

toRaw是什么

官方已经解释的很清楚,返回proxy的原始对象。这是一个转义口,2个作用:可用于临时读取而不会引起proxy访问/跟踪开销,也可用于写入而不会触发视图更新。

官方又说,不建议保留对原始对象的持久引用。请谨慎使用。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说:

  1. 尽量不要把原始对象赋值给变量,尽量减少中间变量;

  2. 将原始对象转换为Proxy之后,如果你临时打算操作一下原始对象,那么也不要因为这个目的就早早的把原始对象赋值给变量,而是应该用toRaw(proxy),以获取原始对象,比如得到一个变量R,然后你可以操作R,操作完成之后就不要再碰R,而应继续操作Proxy。

下例中:

按下button1,会发现button2也跟着变,这表明Proxy的基本原理:操作Proxy会反映到原始对象身上。

按下button2,没有任何反应,表明操作原始对象不会反映到视图上。这时候重新按下button1,会发现数字跳跃了几个数,这表明直接修改原始对象之后,Proxy对原始对象继续代理,并不需要重新reactive。

<template>
<div>
  <button @click="r.b.c++">count is: {{ r.b.c }}</button>
  <button @click="s.b.c++">count is: {{ s.b.c }}</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reactive, toRaw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let r = reactive({a: 1, b: {c: 2}});
    console.log(r);
    let s = toRaw(r);
    console.log(s);
    return {
      r,s
    };
  },
};
</script>

markRaw与readonly的区别

markRaw是操作原始对象的,它的意义是将原始对象或者原始对象的某个浅层或深层property标记为“永远不允许被代理”。Vue3会给对象的第一层或某深层加一个标记__v_skip: true,这样,即便原始对象被reactive之后,得到的该层和更深层就不会被代理。

如果想给原始对象的某个property加markRaw,需要执行3步,先定义变量指向该property,然后markRaw这个变量得到新对象,然后让源对象的property指向新对象。

如果将加了标记的原始对象当做其他原始对象的属性,其他原始对象被reactive之后,加了标记的对象依然不会被reactive。也就是说,reactive见了__v_skip: true就绕着走。

注意:虽然Vue3只会在表层加标记,但是会影响深层的property。

markRaw与readonly的区别,在于侧重点不同:

  • markRaw允许被修改,但不允许被代理。这里尽管说允许修改,但是修改的意义不大,毕竟Vue的核心思想是响应式,在添加响应式之前修改意义不大。

  • readonly不允许被修改,但已经被代理。

它们两者相同点在于,从不同角度节省系统开销。

markRaw的用途:

首先说,直接给某个对象全盘markRaw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你就是开发者,你不想让某对象被reactive,那么你不去写reactive就好了啊。所以markRaw的用途应该是:允许对象被reactive,但是阻止对象的部分内容被reactive。

markRaw与shallowReactive的区别

markRaw shallowReactive
作用 阻止响应式 让浅层property响应式,不操作深层property
浅层property 阻止响应式 执行响应式
深层property 阻止响应式 不执行响应式,也不阻止
  • 如果希望阻止其他程序员将对象响应式,则可以使用markRaw来保护。

  • 如果刚好打算不让从第2层到最深层的所有property响应式,那么用shallowReactive可能更好。

  • 如果想要更定制化的阻止某些property被响应式,那么应当使用markRaw。例如下例中,x.b被标记,然后重复值给自己,此时再将x响应式,x.b依然没有被响应式。所以点击button不会有反应。

<template>
<div>
  <button @click="s.b.c++">count is: {{ s.b.c }}</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markRaw, reactive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let x = {a:1, b: {c: 2}};
    x.b = markRaw(x.b);
    let s = reactive(x);
    console.log(isReactive(s)); // true
    console.log(isReactive(s.b)); // false
    return {
      s
    };
  },
};
</script>

最后我们看ref和它的兄弟API。

ref与shallowRef的区别

ref shallowRef
本质 reactive({value: 原始数据}) shallowReactive({value: 原始数据})
区别点 {value: 原始数据}被深层响应式 只有value被响应式,原始数据没有响应式
传入基本类型 两个API无差别 两个API无差别,性能考虑尽量用shallowRef
传入引用类型 value指向Proxy value指向原始数据

shallowRef的作用是只对value添加响应式,因此,必须是value被重新赋值才会触发响应式。shallowRef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节省系统开销。

下例中,点击button1会有反应,点击button2不会有反应。关键是点击button3,我们知道在<template>里,如果给s重新赋值,其实相当于给s.value重新赋值,由于value是响应式的,这时候button2和button3都会有变化。

<template>
  <div>
    <button @click="r.b.c++">count is: {{ r.b.c }}</button>
    <button @click="s.b.c++">count is: {{ s.b.c }}</button>
    <button @click="s = { a: 10, b: { c: 20 } }">count is: {{ s.b.c }}</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ref, shallowRef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let r = ref({ a: 1, b: { c: 2 } });
    let s = shallowRef({ a: 1, b: { c: 2 } });
    return {
      r,
      s,
    };
  },
};
</script>

toRef是咋回事

先看看这个题目,看看Proxy对象里面的基本数据是否具备响应式:

<template>
<div>
  <button @click="r.a++">count is: {{ r.a }}</button>
  <button>count is: {{ s }}</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reactive, toRef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let r = reactive({a:1});
    console.log(r);
    let s = r.a;
    console.log(s);
    return {
      r,s
    };
  },
};
</script>

当我点击button1的时候,你说button2会变吗?并不会。变量s就是个基本数据,没有任何响应式。很不爽是不是?现在我改改,把let s = r.a;改成let s = toRef(r, 'a');,然后再试试?

可以看到button2的数字跟着变了!这就是toRef的作用:当一个变量指向一个对象的某个property,且这个property是基本数据类型时,必须用toRef才能变量与对象的响应式连接。如果这个property是引用数据类型,就不需要动用toRef。

toRef的用途之一是用于传参,可传递一个响应式的基本数据类型。

toRef还有一个特点是可以提前绑定,看个例子,r的原始数据并没有property叫c,但是我就任性,我就提前让s赋值为toRef(r, 'c'),这时候两个button上是没有数据的,毕竟property c是不存在的,在我点击button1之后,两个button都显示了3,说明提前绑定是有用的。

<template>
<div>
  <button @click="r.c = 3">count is: {{ r.c }}</button>
  <button>count is: {{ s }}</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reactive, toRef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let r = reactive({a:{b:2}});
    console.log(r);
    let s = toRef(r, 'c');
    console.log(s);
    return {
      r,s
    };
  },
};
</script>

ref与toRef的区别

ref toRef
用法 ref(原始值) toRef(Proxy, 'xxprop')
返回 ref对象 同左
误区 不要给ref传入纯对象的属性,毫无意义且造成困惑,应传原始值 不要给toRef传入原始值,毫无意义且造成困惑,应传Proxy

讲解一下误区。比如下例中:

  • 点击button1,打印的ref对象是如期待的{ count: 4 },视图也更新为4,但是原始值并没有变,依然是{ count: 3 }。这说明:给ref传纯对象的属性会造成困惑。

  • 刷新页面,只点击button2,打印的ref对象变了,原始值也变了,但是视图没有更新,还是3。说明:给toRef传入原始值是错误的操作,应当传入Proxy,但也证明toRef对传入值是指向关系。

  • 刷新页面,只点击button3,一切如期待,说明:上面的说法是正确的。

<template>
  <div>
    <p>{{ state1 }}</p>
    <button @click="add1">增加</button>

    <p>{{ state2 }}</p>
    <button @click="add2">增加</button>

    <p>{{ state3.a }} - {{ state4 }}</p>
    <button @click="add3">增加</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reactive, ref, toRef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const obj = { count: 3 };
    const state1 = ref(obj.count);
    const state2 = toRef(obj, "count");
    const state3 = reactive({ a: 5 });
    const state4 = toRef(state3, "a");

    function add1() {
      state1.value++;
      console.log("原始值obj:", obj);
      console.log("state1:", state1);
    }

    function add2() {
      state2.value++;
      console.log("原始值obj:", obj);
      console.log("state2:", state2);
    }

    function add3() {
      state4.value++;
      console.log("state3:", state3);
      console.log("state4:", state4);
    }

    return { state1, state2, state3, state4, add1, add2, add3 };
  },
};
</script>

toRef与toRefs的区别

toRefs可以看做批量版本的toRef。

toRef toRefs
用法 toRef(Proxy, 'xxprop') toRefs(Proxy)
返回 ObjectRefImpl对象 同左
作用 创建变量到Proxy属性的响应式连接 创建变量每个属性到Proxy每个属性的响应式连接
连接关系 一对一 多对多

下例中,当点击button1时,所有button都会有反应。

<template>
<div>
  <button @click="r.c = 3">count is: {{ r.c }}</button>
  <button>count is: {{ s }}</button>
  <button>count is: {{ t.c.value }}</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reactive, toRef, toRefs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let r = reactive({a:{b:2}, c: 4});
    console.log(r);
    let s = toRef(r, 'c');
    console.log(s);
    let t = toRefs(r);
    console.log(t.c)
    return {
      r,s,t
    };
  },
};
</script>

toRefs的一大用途是变相解构Proxy。首先了解一个常识,Proxy如果解构,基本数据会丢失响应式。现在我既想要解构Proxy,又不想丢失响应式,怎么办?可以使用toRefs。

下例中,变量c是基本数据,它不具备响应式,因此button1被点击之后,button2不会跟着变。如果将let {c} = r;改成let {c} = toRefs(r);,则变量c具备了响应式,button2会跟着变。

<template>
<div>
  <button @click="r.c = 3">count is: {{ r.c }}</button>
  <button>count is: {{ c }}</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reactive, toRefs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let r = reactive({a:{b:2}, c: 4});
    let {c} = r;
    return {
      r,c
    };
  },
};
</script>

toRefs的简洁用法:

return {...toRefs(Proxy), others}可用于返回解构的Proxy,而不需要创建一个临时变量。

如果组件只需要返回一个解构的Proxy,可以更简略:return toRefs(Proxy)。

customRef是什么

customRef跟ref、toRef、toRefs有很大区别,它生成的ref对象会自定义get和set。

customRef的主要用途至少有2个:

  • 时机上说,可以控制视图更新的时机,可以延迟更新。其他ref兄弟API都做不到。
  • 内容上说,可以修改传入的原始数据,让原始数据与返回值不相同。其他兄弟API也做不到。
<template>
<div>
{{text}} - <input v-model="text" />
</div>
</template>

<script>
function useDebouncedRef(value, delay = 200) {
  let timeout
  return customRef((track, trigger) => {
    return {
      get() {
        track()
        return value
      },
      set(newValue) {
        clearTimeout(timeout)
        timeout = setTimeout(() => {
          value = newValue + 1
          console.log(value)
          trigger()
        }, delay)
      }
    }
  })
}

export default {
  setup() {
    return {
      text: useDebouncedRef('hello')
    }
  }
}
</script>

测试:在<input>里快速敲入一串字符,左边的{{text}}位置会延迟出现结果,而且会节流,而且console.log(value)也会延迟打印。

解释:track和trigger,其中track用于追踪,写在return之前。trigger是触发,用在赋值给value语句之后。

将ref改写成customRef应该怎么写?去掉延时,且value = newValue即可。

unref是什么

unref类似于toRaw。unref的本质就是解包,把{value: Proxy || 基本数据}解成Proxy || 基本数据。unref对toRefs创造的对象的各个属性也起作用,因为各个属性也是ref对象。

由于Vue3的开发原则是尽量不要直接修改内部值,对ref来讲就是尽量不要修改Proxy,如果某些场景下非要直接修改Proxy,需要用unref临时将ref还原为Proxy。与toRaw一样,修改完Proxy之后并不需要重新执行ref。

下例中,点击button1和button2,两个按钮都会有反应。

<template>
<div>
  <button @click="r.b.c++">count is: {{ r.b.c }}</button>
  <button @click="s.b.c++">count is: {{ s.b.c }}</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ref, unref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let r = ref({a: 1, b: {c: 2}});
    let s = unref(r);
    return {
      r,s
    };
  },
};
</script>

toRaw与unref的区别

用这三行代码就很容易说明了:

const obj = { count: 3 };
const state = ref(obj);
console.log(toRaw(state.value) === toRaw(unref(state))); // true

说明:

  1. 当变量state为ref对象时,state.value === unref(state)为真,两边都是Proxy对象,也说明,想得到ref的Proxy,有2种方式:.value或者unref,完全等价。

  2. 当变量state为ref对象时,toRaw(state.value) === toRaw(unref(state))两边都是原始值,也说明想获得ref对象的原始值且原始值为引用类型时,有2种方式,toRaw(state.value)或者toRaw(unref(state)),如果原始值为基本类型,也有2种方式,state.value或者unref(state)。所以,toRaw并不是对ref没用,ref想得到原始对象就得用toRaw。

  3. toRaw对ref对象无效,必须作用于ref.value。

triggerRef是什么

我们知道shallowRef返回的ref对象的value指向的是内部值,如果,我既想使用shallowRef生成ref对象(为了节省开销),又想偶尔修改value指向的内部值的某个property,又希望那个ref对象得到响应,我该怎么办?这时候可以用triggerRef。

下例中,如果注释掉triggerRef(r),那么点击button不会看到任何反应,因为{a:{b:2}, c: 4}都是非响应式的。

<template>
<div>
  <button @click="onClick">count is: {{ r.c }}</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shallowRef, triggerRef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let r = shallowRef({a:{b:2}, c: 4});
    function onClick() {
      r.value.c = 6;
      triggerRef(r);
    }
    return {
      r, onClick
    };
  },
};
</script>

isRef是什么

这个不说了。

Vue 2的ref在Vue 3怎么用?

这算是一个附录。Vue 2的ref在Vue 3依然存在,依然那样标记:

<div ref="elA">div元素</div>

但是在setup() {}里并不是Vue 2那么用,而是定义一个顶层变量,值很简单,一律写成ref(null)即可,重要的是变量名,变量名必须与<div ref="elA">的elA一致,然后onMounted里才能获取、操作elA元素,elA.value就指向这个dom元素,最后不要忘记return这个elA变量:

import { ref, onMounted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const elA = ref(null);

      // 在挂载后才能通过 elA 获取到目标元素
      onMounted(() => {
        elA.value.innerhtml = '内容被修改'
      })

      return {elA}
  }
}
作者:microkof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cfe25e757d0e
来源:简书

链接: https://www.fly63.com/article/detial/10690

vue3.x 新特性 - CompositionAPI

安装 vue-cli3,在使用任何 @vue/composition-api 提供的能力前,必须先通过 Vue.use() 进行安装,安装插件后,您就可以使用新的 Composition API 来开发组件了。

Vue3数据响应系统

Vue3 就是基于 Proxy 对其数据响应系统进行了重写,现在这部分可以作为独立的模块配合其他框架使用。数据响应可分为三个阶段: 初始化阶段 --> 依赖收集阶段 --> 数据响应阶段

快速进阶Vue3.0

在2019.10.5日发布了Vue3.0预览版源码,但是预计最早需要等到 2020 年第一季度才有可能发布 3.0 正式版。新版Vue 3.0计划并已实现的主要架构改进和新功能:

Vue 3 对 Web 应用性能的改进

有关即将发布的 Vue.js 的第 3 个主要版本的信息越来越多。通过下面的讨论,虽然还不能完全确定其所有内容,但是我们可以放心地认为,它将是对当前版本(已经非常出色)的巨大改进。 Vue 团队在改进框架 API 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Vue3 中令人兴奋的新功能

用新的 Vue 3 编写的程序效果会很好,但性能并不是最重要的部分。对开发人员而言,最重要的是新版本将会怎样影响我们编写代码的方式。如你所料,Vue 3 带来了许多令人兴奋的新功能。值得庆幸的是

200 行从零实现 vue3

emmm 用半天时间捋顺了 vue3 的源码,再用半天时间写了个 mini 版……我觉得我也是没谁了,vue3 的源码未来一定会烂大街的,我们越早的去复现它,就……emm可以越早的装逼hhh

从 Proxy 到 Vue 源码,深入理解 Vue 3.0 响应系统

10 月 5 日,尤雨溪在 GitHub 开放了 Vue 3.0 处于 pre-alpha 状态的源码,这次 Vue 3.0 Updates 版本的更新,将带来五项重大改进:速度体积、可维护性、面向原生、易用性

Vue 的数据响应式(Vue2 及 Vue3)

从一开始使用 Vue 时,对于之前的 jq 开发而言,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基本不用手动操作 dom,data 中声明的数据状态改变后会自动重新渲染相关的 dom。换句话说就是 Vue 自己知道哪个数据状态发生了变化及哪里有用到这个数据需要随之修改。

在Vue2与Vue3中构建相同的组件

Vue 开发团队终于在今天发布了 3.0-beta.1 版本,也就是测试版。通常来说,从测试版到正式版,只会修复 bug,不会引入新功能,或者删改老功能。所以,如果你对新版本非常感兴趣,或者有新项目即将上马,不妨尝试一下新版本

Vue3中的Vue Router初探

对于大多数单页应用程序而言,管理路由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功能。随着新版本的Vue Router处于Alpha阶段,我们已经可以开始查看下一个版本的Vue中它是如何工作的。

点击更多...

内容以共享、参考、研究为目的,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违规,请与小编联系!情况属实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