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ss布局实现2端对齐是我们网页排版中经常会使用到的,这篇文章将总结一下可以实现的方法:
html结构
<div class="box">
<div class="demo">
<div>1</div>
<div>2</div>
<div>3</div>
</div>
</div>
1.margin负值的方式该方法需要外面多嵌套一层来实现,通过元素的间距,做为中间层的margin溢出值来实现
<style>
.box{
width:300px;margin:auto;overflow:hidden;border:1px solid #ddd;
}
.box .demo{
margin-left:-10px;width:310px
}
.box .demo div{
width:93.333px;/*(计算:(300-10*2)/3)*/
float:left;
margin-left:10px;
}
</style>
2.display:inline-block/text-align:justify方式
justify方式比较简单方便。只要一个简单元素做了声明,里面的元素就自动等间距两端对齐布局啦!根本无需计算每个列表元素间的margin间距,更不用去修改父容器的宽度。
注意一点:demo结构内元素必须存在【换行符】或【空格符】,否则直接连着写将不会生效
<style>
.demo{
margin:0;padding:0;
text-align:justify;
text-align-last:justify;/*解决IE的支持*/
line-height:0;/*解决标准浏览器容器底部多余的空白*/
}
@media all and (-webkit-min-device-pixel-ratio:0){
.demo{
font-size:0;/*webkit清除元素中使用[换行符]或[空格符]后,最后元素多余的空白*/
}
}
.demo:after{/*text-align-last:justify只有IE支持,标准浏览器需要使用 .demo:after 伪类模拟类似效果*/
display:inline-block;
overflow:hidden;
width:100%;
height:0;
content:'';
vertical-align:top;/*opera浏览器解决底部多余的空白*/
}
.demo div{
width:20%;
display:inline-block;
text-align:center;/*取消上层元素的影响*/
text-align-last:center;
font-size:12px;
}
</style>
3.css3 属性 space-between
该方法基于webkit内核的webapp开发和winphone IE10及以上,常用于移动端布局。
<style>
.demo{
display:-webkit-box;
display:-webkit-flex;
display:-ms-flexbox;
display:flex;
-webkit-box-pack:justify;
-webkit-justify-content:space-between;
-ms-flex-pack:justify;
justify-content:space-between;
}
.demo div{
width:30%;
}
</style>
4.css3属性column-count
column属性是多列布局,使用column来实现两端对齐只需要设置模块的个数跟column的列数一致即可,推荐使用于移动端布局
<style>
.demo{
-webkit-column-count:3;-moz-column-count:3;column-count:3;
-webkit-column-gap:10px;-moz-column-gap:10px;column-gap:10px;
}
.demo div{
}
</style>
完结~~~~~有更好的实现请留言哦
都知道html正常的文档流是自上而下排列的,块级元素会像下左图一样排列。但是项目中尤其是移动端项目会有很多需求的排版方式是要求由左到右排列。虽然可以通过dispaly:inline-block、float、position完成排版,但是需要对距离进行计算,计算起来十分麻烦
Sticky Footer是css的一种布局场景。页脚footer永远固定在页面的底部,页面内容不够长的时候页脚黏在视窗底部,内容足够长时会被向下移动。老式门户网站由于内容过短常常版权页脚前移
最近我参与实施的两个项目中,一个页面交互复杂,而另一个相对传统,两个项目相比之下凸显出了页面布局样式的时间占比不可忽视,使用了弹性布局代码量精简了不少
rem是一个灵活的、可扩展的单位,由浏览器转化像素并显示。与em单位不同,rem单位无论嵌套层级如何,都只相对于浏览器的根元素(HTML元素)的font-size。css3中引入了一个新的单位vw,与视图窗口有关,vw表示相对于视图窗口的宽度,除了vw,还有vmin和vmax两个相关的单位。
BFC是页面上的独立渲染区域,外边距折叠/塌陷:父子关系在父级加overflow:hidden,兄弟关系给其中一个兄弟设置成独立的BFC。
正常的布局流是将元素放置在浏览器视口内的系统:块级元素(display:block)在视口中垂直布局——每个都将显示在上一个元素下面的新行上,并且它们的外边距将分隔开它们。
CSS中Grid是一种二维网格式布局方式,Grid是为了解决二维布局问题而创建的CSS模块。使用Gird的好处,Gird在浏览器的兼容性,Grid布局的示例源码...
少用例如iframe等标签引入内容,可以不用尽量不用,因为搜索引擎无法搜索到框架里面的内容;在<body>..</body>标签区中的罗列,都是一些基础的HTML标签,这些标签出现的次序是可以变化的。
calc()从字面我们可以把他理解为一个函数function。其实calc是英文单词calculate(计算)的缩写,是css3的一个新增的功能,用来指定元素的长度
需要把导航固定在底部?只能滑动内容,导航菜单固定不动的。这篇文章主要讲解三种实现方案,包括:fixed,absolute,以及css3的flex布局。
内容以共享、参考、研究为目的,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违规,请与小编联系!情况属实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