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浏览器的兼容性,有时候我们必须加入-webkit,-ms,-o,-moz这些前缀。目的就是让我们写的页面在每个浏览器中都可以顺利运行。
例如:
transition: width 2s;
-moz-transition: width 2s; /* Firefox 4 */
-webkit-transition: width 2s; /* Safari 和 Chrome */
-o-transition: width 2s; /* Opera */
使用插件来帮助我们进行前缀的自动添加,会大大提升我们的开发效率,提供编码效率。
此次是关于如何通过postcss-loader给css3属性自动添加前缀的。
PostCSS 的主要功能只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前面提到的把CSS解析成 JavaScript可以操作的 抽象语法树结构(Abstract Syntax Tree,AST),第二个就是调用插件来处理 AST并得到结果。
PostCSS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与已有的构建工具进行集成。PostCSS 与主流的构建工具,如 webpack、Grunt 和Gulp 都可以进行集成。完成集成之后,选择满足功能需求的 PostCSS插件并进行配置。
postcss-loader 用来对.css文件进行处理,并添加在 style-loader和 css-loader 之后。通过一个额外的postcss方法来返回所需要使用的PostCSS插件。require(‘autoprefixer‘) 的作用是加载 Autoprefixer插件。
需要安装两个包postcss-loader 和autoprefixer(自动添加前缀的插件)
npm install --save-dev postcss-loader autoprefixer
postCSS推荐在项目根目录(和webpack.config.js同级),建立一个postcss.config.js文件。
postcss.config.js:
module.exports = {
plugins: [
require(‘autoprefixer‘)
]
}
这就是对postCSS一个简单的配置,引入了autoprefixer插件。让postCSS拥有添加前缀的能力,它会根据 can i use来增加相应的css3属性前缀。
postcss.config.js配置完成后,编写loader配置。
const extractTextPlugin = require("extract-text-webpack-plugin")
{
test: /\.css$/,
use: extractTextPlugin.extract({
fallback: ‘style-loader‘,
use: [
{ loader: ‘css-loader‘, options: { importLoaders: 1 } },
‘postcss-loader‘
]
})
}
transform:rotate(45deg);
box-shadow: 1px 1px 0 #000000;
在终端使用webpack命令进行打包.
webpack
结果为,自动加上css3属性前缀。
为什么浏览器会存在兼容问题?同一浏览器,版本越老,存在bug越多,相对于版本越新的浏览器,对新属性和标签、新特性支持越少。
JSON未定义;IE8下jquery报错:意外地调用了方法或属性访问;IE10以下不支持placeholder属性;IE7、8 parseInt处理0开头字符串异常问题;IE报错缺少标识符、字符串或数字
所谓的浏览器兼容性问题,是指不同的浏览器对同一段代码有不同的解析,造成页面显示效果不统一的情况;而造成浏览器兼容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浏览器的内核不同导致的。认识浏览器内核
做前端多年,虽然不是经常需要hack,但是我们经常会遇到各浏览器表现不一致的情况。基于此,某些情况我们会极不情愿的使用这个不太友好的方式来达到大家要求的页面表现。我个人是不太推荐使用hack的,要知道一名好的前端
对于web前端开发者而言,为了确保html代码在不同浏览器上能正常工作,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幸运的是,有很多优秀的工具可以帮助测试浏览器的兼容性,下面就为大家推荐一下比较流行的web浏览器在线兼容性测试工具。
在IE8浏览器以后版本,都有一个“兼容性视图”,让不少新技术无法使用。那么如何禁止浏览器自动选择“兼容性视图”,强制IE以最高级别的可用模式显示内容呢?X-UA-Compatible是一个设置IE浏览器兼容模式的属性,在IE8浏览器之后诞生。
经常使用原生js,就要考虑到一些浏览器上的兼容,尤其是IE,下面就整理关于js的一些兼容性写法
在开发中,css样式有一些属性往往需要重复使用,为了避免代码冗余,降低维护成本。我们需要使用CSS预编译工具【Sass/Less/Stylus】,随着这些工具的流行,CSS变量也开始规范制定,目前很多浏览器都已经支持了
css3作为页面样式的表现语言,增加了很多新的属性,但是部分css3属性在一些浏览器上还处于试验阶段,所以为了有效的显示css3的样式,对应不同的浏览器内核需要不同的前缀声明。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css中常用但是又难记的样式作为总结,方便大家学习和使用。包括了‘单行缩略号‘、’css圆角兼容’、‘元素阴影’,‘border取消宽度影响’,‘css3的背景渐变’,‘css的透明’等等
内容以共享、参考、研究为目的,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违规,请与小编联系!情况属实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