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开发一个服务端渲染工具,通过一篇小文大致介绍下服务端渲染,和服务端渲染的方式方法。在此文后面有两中服务端渲染方式的构思,根据你对服务端渲染的利弊权衡,你会选择哪一种服务端渲染方式呢?
使用 react 构建客户端应用程序,默认情况下,可以在浏览器中输出 React 组件,进行生成 DOM 和操作 DOM。React 也可以在服务端通过 Node.js 转换成 html,直接在浏览器端“呈现”处理好的 html 字符串,这个过程可以被认为 “同构”,因为应用程序的大部分代码都可以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上运行。
与传统 SPA(Single Page Application - 单页应用程序)相比,服务器端渲染(SSR)的优势主要在于:
根据上文介绍对服务端渲染利弊有所了解,我们可以根据利弊权衡取舍,最近在做服务端渲染的项目,找到多种服务端渲染解决方案,大致分为两类。
传统方式服务端渲染,解决用户体验和更好的 SEO,有诸多工具使用这种方式如React的(Next.js)、vue的(Nuxt.js)等。
有些工具将 webpack
运行在服务端生产环境,实时编译,将编译结果缓存起来,这都还是传统的方式,只不过将 webpack
运行在服务端实时编译,还是开发环境编译预编译好的问题。
我选择了将 webpack
放在开发环境,只做开发打包的功能,打包 客户端 bundle ,
服务端 bundle,资源映射文件 assets.json
,css 等资源进行部署。
具体使用方法,可以看我最近造的个轮子 kkt-ssr,这个轮子将工具的部分封装起来,你只需要写业务代码,和少量的服务端渲染代码即可,还附赠十几个示例,加上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示例react-router+rematch,类似于 next.js,但是有相当大的区别。
这是一种创新的方法,前端单页面应用,以前怎么玩儿,现在还怎么玩儿,多的一步是,你得先访问一个Rendora的服务,在前面拦截是否需要服务端渲染。下图为官方图:
这种方式原本只是个想法,想法是前端不用管服务端渲染的事儿了,不就是解决SEO?,这些爬虫过来的时候,可以通过头信息判断,写个服务,然后将需要的内容给爬虫就可以了,昨天恰巧在GitHub的趋势榜上,恰巧看到 Rendora 个工具,也就那么巧,刚好思路一致,这个工具主要为网络爬虫提供零配置服务器端渲染,以便毫不费力地改进在现代JavaScript框架(如React.js,Vue.js,Angular.js等)中开发的网站的SEO问题。
这种方式非常好,之前写好的项目一句不用改,只需新起 Rendora 服务。对于来自前端服务器或外部的每个请求(百度谷歌爬虫),Rendora会根据配置文件,根据头,路径来检测或过滤,以确定 Rendora 是否应该只传递从后端服务器返回的初始HTML或使用Chrome提供的无头服务器端呈现的HTML。更具体地说,对于每个请求,有2条路径:
Rendora可以看作是位于后端服务器(例如Node.js / Express.js,Python / Django等等)之间的反向HTTP代理服务器,也可能是你的前端代理服务器(例如nginx,traefik,apache等),
Rendora 是我见过的接近于完美的动态渲染器,提供零配置服务器端渲染
我们到底选择哪一种服务端渲染呢?
Rendora,新的方式非常厉害,有很多优势:
此工具,服务端渲染的页面需要缓存,缓存引发的小问题就是
如果上面两种方式不在你的考虑范畴之内,那Rendora将是你完美的服务端渲染解决方案
感觉我的轮子 kkt-ssr 好像白写了一样,经过分析发现目前还有一点作用吧,至少解决了不多调用一次API,和API调用权限问题导致渲染不一致的问题。但是我更推荐Rendora的方式,这将是未来。
来源: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7361781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React Router定义路由之后如何传值,有关React和React Router 。react router中页面传值的三种方法:props.params、query、state
学习React前提必须拥有Javascript和DOM知识。这个门槛已经很低了。但是很多的教程里面都提到npm,nodejs.要先安装nodejs。但是react并不依赖node。
react-multi-page-app 是一个基于 webpack5 搭建的 react 多页面应用。为什么搭建多页面应用:多个页面之间业务互不关联,页面之间并没有共享的数据
Facebook 是一家技术很厉害的公司,能够超前做一些外界没有的东西,但等外界把这个东西做出来了, Facebook 就发现自己迁移不过去了,被自己过去超前做的技术锁定了,因为迁移成本太高
React 作为一个库,不会决定你如何组织项目的结构。这是件好事,因为这样我们有了充分的自由去尝试不同的组织方式并且选取最适合我们的方式。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这可能会让刚刚上手 React 的开发者产生些许困惑。
因为项目的需求,需要在路由切换的时候,加入一些比较 zb 的视觉效果,所以研究了一下。把这些学习的过程记录下来,以便以后回顾。同时也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一些跟我一样的菜鸟,让他们少走些坑。可能我对代码的表述不是很到位,希望大家不要介意。机智的你们一定可以看明白。
这样的用法和以往的 setState 是有明显的不同的,他看起来更像 redux——我们初始化一个 state,然后 dispatch 一个 action,再由 reducer 改变 state 后返回新的 state。
React 的数据是自顶向下单向流动的,即从父组件到子组件中,组件的数据存储在 props 和 state 中。实际上在任何应用中,数据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需要直接的改变页面上一块的区域来使得视图的刷新
基本每个开发者都需要考虑逻辑复用的问题,否则你的项目中将充斥着大量的重复代码。那么 React 是怎么复用组件逻辑的呢?本文将一一介绍 React 复用组件逻辑的几种方法,希望你读完之后能够有所收获。如果你对这些内容已经非常清楚,那么略过本文即可。
先说说react原版的useEffect使用起来不便的地方,这里的effect每次更新都会执行,因为第三个参数一直是不等的,第二是在deps依赖很多的时候是真的麻烦
内容以共享、参考、研究为目的,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违规,请与小编联系!情况属实本人将予以删除!